学子在车厢中对外挥手 王舒 摄
中新网大兴安岭6月5日电 题:中国唯一“高考专列”:北疆少数民族山区运行15年
中新网记者 王舒
5日15时许,位于中国大兴安岭南麓鄂伦春自治旗下辖的大杨树镇车站,500余名准备参加高考的学生排好队伍,等待着中国唯一一列“高考专列”准时发车。
此时,站台上汇聚着鄂伦春、达斡尔、鄂温克和汉族学子们,即将登上十余年寒窗苦读后的重要人生“舞台”——搭乘该趟列车,奔赴远在135公里山路外的鄂伦春自治旗中心所在地阿里河镇参加2017年高考;周围欢送的人群中,一位女士一边大喊“加油”,一边不停擦拭着滚落的泪水……
这位喜极而泣的女士叫孟莉,达斡尔族,她告诉中新网记者,15年前的她就经历过当前一幕,如今已是大杨树镇上高中教师的她,要送她的学生们去实现他们的升学梦想。
自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至今已过去40年,历经变革的中国高考,已从千军万马争相挤过“独木桥”,变成现如今的“四通八达”。但是,在中国民众的价值观中,高考仍然是学子和家人需共同面对的“人生大事”;从古时的“鱼跃龙门”到现在的“知识改变命运”,这种人生观早已融入中国全民族的血脉之中。
中国北疆大兴安岭南麓,是鄂伦春、达斡尔、鄂温克等少数民族聚居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距离该地区最近的考点就设置在旗(县)所在地阿里河镇;每年6月高考期间,超千名考生要参加考试,不便利的山区交通、无直达车次和凌晨倒车,成为阻碍这些少数民族考生的“圆梦路障”。
“2003年,正是中国高考时间提前和‘非典’爆发的期间。”大杨树站客运主任程显闽对中新网记者回忆,当年连接山区的111国道还在建设中,负责黑龙江和内蒙古东部铁路运营的哈尔滨铁路局决定,开行首趟往返于大杨树镇和阿里河镇之间的“高考专列”,一举解决凌晨倒车、无直达车等问题。这趟中国唯一的“高考专列”,自此开启了它承载边陲少数民族学子“圆梦”的使命——每年6月5日下午始发,傍晚直达,开行4天,车票提前分派发放到镇高中班级学生手中,连续至今15周年。
“2003年,我是第一批乘坐它的高考生,我考上了内蒙古师范大学,后回乡任教,它承载了这个地区少数民族学生和家长的情感积淀。”大杨树镇的高中教师孟莉,目送着登车学生们,对中新网记者说道。
随着中国北方路网建设的不断推进,大杨树镇和阿里河镇之间的高速公路已于数年前开通;同时,随着北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这座山区边陲小镇上也多出了很多私家车;但是,许多镇上考生还是选择每年组队搭这趟“高考专列”奔赴考场。
“父母认为火车更安全,我们同学都会在一起,而且我的哥哥、姐姐也是坐这趟列车从这里走出去,考上大学的。”鄂伦春族考生葛春蕊对中新网记者说,她的哥哥现在是一名民族教师,她的姐姐回到了旗(县)里社区工作,而她希望列车能承载她实现大连民族大学的“求学梦”。
登上专列,中新网记者看到,该趟列车已专门为考生准备了多种服务,除铅笔、橡皮等考试用品,还有免费饮用水、书籍和充电器等;列车组沿途还自编节目,来缓解考生的心理压力;2小时的车上时光,考生和老师们的笑声不时在车厢中回荡……
在中国边陲大兴安岭的山区,这列每年6月开行在两个小镇之间15年的“高考专列”,沉淀了一代代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学子的梦想。
据哈尔滨铁路局统计,15年来,这列唯一的“高考专列”已运送了2万多名考生,让6000多名学子实现了大学梦,其中不乏清华大学、中国民族大学、厦门大学等中国知名大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