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家园】
一次偶然的疏忽,一把铁锨被遗忘在沙漠里;一场突如其来的沙尘暴,让斯文·赫定发现了楼兰古城。
时光过去了117年。2017年1月,新疆文物考古所、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文管所和博物馆、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等单位,在孔雀河流域进行考古调查时,也是“偶然间”发现了一座古城址,当时他们依自然地名命名为“咸水泉古城”。
随后发现的事,令他们更为意外、震惊:发现了楼兰最初的都城。
咸水泉古城的现状
咸水泉古城位于孔雀河下游尾闾地带黄土台地上,东南距当年斯文·赫定发现的楼兰古城57.5公里。墙体北半部分已经被风蚀殆尽,现存西南至东北的南半部分,断断续续连接成半圆形。根据残存墙体复原,古城呈圆形,直径300米,墙体宽2.2至2.7米,残存最高处2.5米。西南段墙体残长48米,背风面堆积有厚厚的流沙。
考古人员发现,修筑墙体所有材料均为就地取材,有胶泥块、沙土、胡杨木柱、红柳枝、罗布麻、芦苇草等。古城修筑前,将墙体基础部分的地面修治平整,局部采用减地法下挖。墙体基础中顺向栽立有三排“Y”字形木柱,两“Y”字形木柱间顺向插立细木柱,共同构成墙体的“筋骨”,外排木柱距中排木柱1.2至1.5米,底部填充沙土;中排木柱距内排木柱1至1.2米,底部垒砌填充胶泥块。墙体上部横向、顺向铺放红柳枝,一层层交叉垒放至顶部。“Y”字形木柱直径20厘米左右,两根间隔2.8米。从生土至“Y”字形岔口的距离为1.1米,岔口向上伸出部分多已被风蚀,现残存部分长20至40厘米不等。“Y”字形木柱根部埋入柱洞中,柱洞深50厘米,直径25至35厘米,在木柱外壁至生土坑壁之间夹塞碎胶泥块填充加固。两根“Y”字形木柱之间顺向栽立的小木柱粗细不一,直径5至12厘米,数量15至24根不等。小木柱根部处均削尖,有的直接插入在生土中,有的掏挖小的柱洞后埋入。“Y”字形木柱的岔口均位于同一水平面,以便于顺向搭置木柱,作为横梁。横梁木柱都非常直,长3.2至5.7米,直径15至20厘米不等。
负责发掘的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胡兴军说:“三种木柱的质地均为胡杨。在外排木柱、内排木柱的内侧,紧贴木柱顺向夹塞一排用红柳枝编制呈辫状绳子捆扎的罗布麻束,由底至顶部。罗布麻束层宽约10至15厘米,既可防止大风掏蚀墙体,又能阻止墙体中的流沙、胶泥块、红柳枝等向外滑落,起到了防风固沙的作用。”
由于风蚀,古城内外地面下切严重,形成若干雅丹。雅丹多呈东北至西南向长条形,顶部与墙体基础处于同一水平。“我们推测城内外雅丹顶部即为古城使用时期的活动面。城内地表有零星陶片、石器等,陶片多为手制夹砂红陶。在古城周边还采集到陶片、铜箭镞、铜手镯、铜扣、铜环、环首铁刀、铁箭镞、铁锅、石箭镞、砺石、绞胎玻璃珠等遗物。”胡兴军说。
考古人员还在古城北2公里处发现了墓地,墓葬为带墓道竖穴土坑墓,整体呈“甲”字形,均已被盗掘。每座墓室内埋葬数人或数十人,人骨散乱,推测其葬俗为丛葬,出土了铜镜残片、马蹄形木梳、木盘、角弓、箭杆、织锦等遗物。
楼兰、鄯善都城的争论
自斯文·赫定发现楼兰古城以来,楼兰的发现、考察与研究,一直是国内外考古、历史、地理等诸多学科学者们关注的热点,特别是楼兰、鄯善都城的问题一直都是学界争论的焦点。
楼兰作为西域三十六国之一,最早见于汉文文献《史记·匈奴列传》。在公元前176年冒顿单于写给汉文帝刘恒的信中曰:“今以小吏之败约故,罚右贤王,使之西求月氏击之。以天之福,吏卒良,马强力,以夷灭月氏,尽斩杀降下之。定楼兰、乌孙、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国,皆以为匈奴。诸引弓之民,并为一家。”
根据张骞公元前138至公元前126年出使西域实地见闻成书的《史记·大宛列传》记载:“楼兰、姑师邑有城郭,临盐泽”。由于“楼兰最在东垂,近汉,当白龙堆”,地处丝路北道要冲。而汉武帝听张骞之言后,“甘心欲通大宛诸国”,而经过北道的使者,“一岁中多至十余辈”。楼兰、姑师当道,本国亦缺乏水草,还需要承担“负水担粮,送迎汉使”的任务,疲惫不堪,感到非常苦闷;同时又被匈奴反间,多次袭杀汉朝和西域诸国使者。出使过西域诸国的使臣向汉武帝上奏,说楼兰国有城邑,兵弱易击。公元前108年赵破奴与轻骑七百人至楼兰,俘虏了楼兰王。
《汉书·西域传》记载:“鄯善国,本名楼兰,王治扜泥城,去阳关千六百里,去长安六千一百里。户千五百七十,口万四千一百,胜兵二千九百十二人。辅国侯、却胡侯、鄯善都尉、击车师都尉、左右且渠、击车师君各一人,译长二人。西北去都护治所千七百八十五里,至山国千三百六十五里,西北至车师千八百九十里。地沙卤,少田,寄田仰谷旁国。国出玉,多葭苇、柽柳、胡桐、白草。民随率牧逐水草,有驴马,多橐驼。能作兵,与婼羌同。”
然而,自魏晋以后,楼兰不见正史,消失在历史的视线中。
20世纪初,国外一些人士依据楼兰出土简牍文书的研究成果,认为楼兰、鄯善国都扜泥城在米兰遗址,不存在迁都的问题。德国学者将扜泥城定在若羌,日本学者认为楼兰国都即佉卢文书中的Kroraina,楼兰古城也即鄯善国都扜泥城,楼兰更名鄯善时并不曾迁都。还有人认为从西汉到4世纪末鄯善国都一直在扜泥城,扜泥城肯定就是楼兰古城。
国内一些学者认为元凤四年以前国名为楼兰,都城为罗布淖尔西北的楼兰古城,元凤四年以后国名为鄯善,都城为今若羌县。有人认为楼兰古城即楼兰国都,但认为更名鄯善后即南迁,楼兰古城成为汉代的屯垦戍守重地。还有人认为扜泥城是楼兰改国名为鄯善后的都城,位置位于今若羌。更有专家学者认为,元凤四年楼兰更名鄯善,都城从楼兰城迁到扜泥城,扜泥城为且尔乞都克古城。
楼兰鄯善都城到底在哪里
在汉通西域前,“楼兰、姑师邑有城郭”“楼兰、姑师小国尔,当孔道……皆有城邑”“汉使多言其国有城邑”。对此,学术界已有共识:西域土著诸国建立的城池应为圆形。
从形制来看,咸水泉古城呈圆形,应为张骞凿空之行前,没有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由西域土著居民修建的城郭。古城内的建筑虽已被风蚀殆尽,但城墙修筑方式显示了它的原始性。它的建筑方式与塔里木盆地已发现的最古老城址——圆沙古城较为相似。
根据墙体复原,咸水泉古城直径300米,是楼兰地区及整个塔里木盆地绿洲现存最大的一座圆形古城,符合西域诸国时期都城的形制及规模。
咸水泉古城北有汉晋时期墓葬分布,沿台地边缘向东,可以和咸水泉墓葬群、楼兰墓葬群连接成片。墓葬内遗物多被盗掘不存,但发掘的1号墓地两座墓葬中仍出土织锦残片,显示墓葬形制规格较高,非一般平民所能拥有。出土器物多角弓、羊头等,显示出西域诸国时期“引弓之民”的特征。
考古人员选择不同地点的有机质标本做碳十四测定。结果表明,古城墙体年代集中在东汉后期至魏晋前期。“由于风蚀,咸水泉古城使用期间,数年或数十年墙体就需要加固,顶部红柳枝需要更换,所以现存城墙可能为楼兰城最后使用年代,并不是古城最早营建年代。墓葬则集中在东汉前期,略早于墙体,这也间接证明墙体测年数据非古城最早使用年代。”胡兴军介绍。
调查发现古城地表遗物较少,城内散布有零星的陶片、石磨盘残片等。在古城周边采集到石箭镞、石刮削器、陶片、三翼铜箭镞、铜环、五铢钱、环首铁刀等,明显分属于青铜时代和汉晋时期两种不同时代的遗物,遗物数量以汉晋时期为主,魏晋以后遗物在古城周围只采集到2件,表明此地最后兴盛期为汉晋。
胡兴军说:“从考古材料、历史文献等蛛丝马迹中剥茧抽丝,咸水泉古城无论从本体形制、构筑方式抑或地表遗物、周围墓葬材料、地理位置等,均符合西汉西域诸国时期楼兰城的种种特点。参考碳十四数据,我们推测,咸水泉古城就是元凤四年前楼兰都城——楼兰城。”
他为记者勾勒了一张楼兰都城三次搬迁的路线图:楼兰经历了三个时期,咸水泉古城应该是楼兰最初的都城,这一确定,对斯文·赫定认定的楼兰古城也就有了新的解释:它应该就是史书上记载的扜泥城。而乞尔其都克遗址,即土坯城,应为鄯善城。三座城代表了楼兰、鄯善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咸水泉古城是西域诸国时期楼兰都城,是塔里木盆地早期城邑的代表。元凤四年楼兰改名鄯善,都城由楼兰城迁往扜泥城。虽然政治中心从楼兰城迁移出去,但楼兰城并未放弃,王族在此管理,仍有士兵和居民居住。
魏晋后期至南北朝时期,随着自然环境的恶化,粮食供应不足,鄯善国力大衰,经济重心向南转移,都城从扜泥城迁往丝路南道的鄯善城。西魏大统八年,鄯善彻底灭亡。
(光明日报记者 王瑟)
本文图片均为王瑟摄/光明图片
《光明日报》( 2019年03月17日 1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