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逐梦践行

好心人助双盲女孩复明:“第一眼我看到了光” 发布时间:2017-06-04 来源:人民网 广州日报

  小德琴在庆祝眼睛复明后的第一个儿童节。

  医生为德琴检查视力。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黄蓉芳 通讯员许咏怡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邱伟荣

  “这个是什么颜色?”“红色!”“这个是什么颜色?”“黄色!”前日,来自贵州贞丰县北盘江镇新屯村的11岁布依族双盲小女孩向德琴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度过了她在复明后的第一个儿童节。她一口一口地品着蛋糕,笑容镇定而明媚,普通话也很流利。整个上午,她答得最多的“考题”就是“这是什么颜色”。对此她似乎也有些乐此不疲。

  可怜

  从小被弃双目失明

  生于2006年的小德琴,在出生的第五天就被离异的父母遗弃。年迈的外婆将她带在身边。外公外婆没有经济来源,只靠在外打工的舅舅寄回生活费。

  小德琴的外婆发现,她自出生就一直就没有睁开过眼睛。外婆虽有过疑虑,但一直没有采取什么措施。直到德琴十个月时,外婆偶然发现小孙女双眼黑眼球已经变白才意识到问题严重,于是开始带着她四处求医。然而,得到的诊断结论都是太迟了,已错过了治疗时机。就这样,小德琴来不及认识这个缤纷世界的色彩,就不得不学会习惯无边无际的黑色。

  转机

  一张照片引来爱心关注

  直到去年春节,在广州南沙广汽丰田工作的安金礼回贵州贞丰县北盘江镇老家过年,小德琴的故事才转入新的篇章。

  “当时,我偶然在我嫂子的微信上看到德琴的照片,一问才知道她的事情。”安金礼说,他嫂子也是一位热心人,一次在镇上的集市见到德琴后,就经常去看她,给她买衣服。小女孩的遭遇让安金礼很难受。他让嫂子带他去看小德琴。

  安金礼是个摄影爱好者,可是,第一次见到小德琴的那一刻,他根本没法举起相机。他把小德琴的故事发在朋友圈和一个摄影爱好者的群里,很快引起了一群摄友的关注。他们多方奔走和呼吁,为小德琴筹集了5万元,并联系了广医二院眼科主任沙翔垠教授,沙翔垠一口答应为小德琴诊治。

  安金礼立刻回到贵州,将小德琴接到广州。沙翔垠给她做了详细的检查,考虑是因长期营养不良导致维生素A缺乏,引起双眼角膜软化症,进而导致角膜穿孔,最终形成了双眼“粘连性角膜白斑”,也就是小德琴的外婆见到的“变白的黑眼球”。

  唯一的治疗方法是尽早接受角膜移植手术,但需要等待合适的供体。

  手术

  爱心接力成功移植角膜

  为了能让小德琴早日见到光明,沙翔垠多方求援,终于在去年7月等到了合适的供体。

  “我是下午2时接到沙主任电话的,他说供体找到,手术越早做越好。”放下电话,安金礼火速订了机票,同时联系贵州的爱心人士,马上开车到小德琴家接上她和外婆,连夜赶上了贵州到广州的飞机,最终在深夜11时多抵达医院。

  这边,沙翔垠也已马不停蹄地做好手术准备,小德琴一到,就开始详细的术前检查和术前准备。凌晨2时,小德琴被推进了手术室。“小姑娘很懂事,也很坚强,整个过程,她一声都没哭。”沙翔垠回忆,手术后第一天,当纱布揭开的那一瞬间,小德琴无比惊喜地叫道:“哇,原来这个世界这么明亮啊!”她那开心的样子,令在场的医护人员无不动容。

  预后

  恢复理想的话能去上学

  “她现在已经能够看清近距离的物体了,对颜色的辨识也毫无问题。”沙翔垠说,经过近一年的治疗和恢复,移植手术最担心的排斥反应没有出现,这已经成功了一大半。如果恢复理想,小德琴的视力可能会达到0.3以上,不仅能够生活自理,还能圆她的上学梦。

  “现在最主要的任务是弱视治疗,这需要家人帮助训练。”沙翔垠担心地说,她外公外婆年纪大了,不懂怎么训练;而且,抗排斥治疗几乎是终生的,这对她的家庭来说也是一笔不菲的费用。

  兴奋:不用再敲墙,也能和好朋友说“嗨!”

  “我以前的世界,就是一片黑暗。”前天,在医院的安排下,小德琴去游了广州市海珠区湿地公园,看见五颜六色的花,她很兴奋。她说,她最喜欢白色和粉红色。

  记者问她睁开眼睛第一眼看到的东西是什么,她说:“是光!以前,我听别人说光,我想象的是红色的,其实,我第一眼看到的光是白色的。”

  然后,她又说,其实,红色是什么样的,她以前也不知道。

  她说,她还记得第一次在镜子里看到自己模样的时候。“哦,原来这就是我!原来我长这个样子。”她说着粲然一笑。

  因为双目失明,小德琴从小就“听”电视,所以听觉特别敏锐。她可以说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会说的几句英语,也是听碟片学会的。

  复明后小德琴的生活有什么变化。“你知道我最好的朋友怎么交到的吗?”她说,那也是一个11岁的女孩,她们第一次见面,是因为她敲了两下墙壁,那个小女孩说了声“嗨!”“我也说嗨,然后,我们就成为好朋友了。”

  小德琴说,她手术以后,她们见面就不用敲墙了,可以直接就说“嗨”了。“我的好朋友很快就要读初一了。我希望我也能够上学,但是,我可能追上不她了。”她有点开心又有点遗憾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