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武江与矿区的缘分,是自他出生就开始的。
1986年,姚武江出生于山西阳泉这个盛产煤的城市,父母都是当地煤矿上的工人。生于此,长于此,后又工作于此,姚武江说,自己对于煤矿有着一种天生的热爱和莫名的情结。
从大学时选择机电一体化专业,到放弃保送名额,毅然投身阳煤,一路走来,姚武江的目标一直都很明确:回到矿区,用所学所知为这片生养自己的土地尽一份力量。
2010年,大学毕业后的姚武江回到矿区,成为山西阳煤集团一矿机电工区机电队技术员,从事井下机电工作。
然而第一次下井,姚武江的“体验”可没那么好。
他去的是整个矿井的总回风巷。“那里风很大、非常潮,逆着风走上8000多米、10000多米非常难受,上来之后整个脸都是黑的。”生长在矿区的姚武江从小就知道在煤矿工作很辛苦,但没想到有这么苦。
姚武江坦言,自己当时的确是有点想打退堂鼓的,“当时想着如果天天都是这样,真的有点儿不想干了。”
但是他还是留下来了,同时也越来越觉得,在矿区工作,自己的机电专业知识大有用武之地。
不过,回忆起第一次跟着师傅维修机电设备,姚武江坦言事情并非想象中那么顺利。
“我自认为个人能力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当我站在开关面前,拿起自己的工具准备去维修这个设备时,脑子里一片空白。”姚武江说,自己当时非常尴尬,只能站在一边看着其他师傅来帮忙修理。“这个事情对我的触动非常大,我当时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个东西学好,一定要把它做好!”
“首战”失利的姚武江总结了自己失败的原因:见得太少,缺乏实践经验。同时给自己立下目标:一定要学好机电技术,多实践,练就过硬的立身本领。
知耻而后勇,姚武江自此开始了更加勤奋的“后学生时代”。为了充实自己的功底,他不断翻阅和研读相关的教材和图纸资料,自己尝试编写程序,总结各种机电常用工具的快速使用方法以及检查机电设备的小窍门。
他甚至把“训练场”搬到家里,花费十几个小时研究机电设备模型,一有新的想法就立马付诸实践,尝试能否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而在工作中,姚武江也总是第一个冲在前头,苦活、累活抢着干。有时候连续十几个小时呆在井下,研究设备原理、查找线路、分析可疑故障点,直到问题解决、设备恢复正常运转。
“只要井下设备出现故障,不管是节假日还是深更半夜,只要打电话,他都会立即赶过来。”提到自己的爱徒姚武江,一矿机电工区机电队副队长刘继忠难掩赞许之意。
他清楚地记得,有一次矿井下的风机变频器发生故障,考虑到姚武江处理故障速度快,所以赶紧打电话给他。虽然当时已是半夜两三点钟,但是姚武江接到电话后立马就赶到现场,并及时处理故障,保障了矿井的生产安全。
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的姚武江不仅能轻松应对井下各种机电设备故障,还时常进行一些小技改、小革新。
他主持的“皮带集控装置改造”项目通过气雾消尘、逆序停皮带与双堆煤保护等方式,不仅提高了煤炭传运的工作效率,节约生产成本,还有效减少了煤尘对人员及设备的危害。该改造项目还在2017年山西省煤炭行业“五小”创新竞赛优秀成果评选中斩获特等奖。
“全国煤炭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第二届全国煤炭工业百名优秀青年矿工……如今的姚武江早已载誉满满,成为阳煤最年轻的技能大师。
自参加工作以来,短短8年时间里,从一名普通的工人成长为一线骨干,姚武江认为,这一切都源于热爱,得益于实践、创新和坚持。
“其实我一开始从大学里回来是管理干部的岗位,但是我愿意从一线做起,从一名普通的工人开始做起,因为我知道实践的重要性,只有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融会贯通,才能真正地做好技术工作,真正成为技能人才。”
也正是带着这份热爱、认知和坚持,姚武江在工作中不断钻研,在思想上、行动上不断变革创新,在艰苦奋斗的同时不停学习、不断创新。
2014年,他还成立了姚武江大师工作室,带领更多的青年工人进行技术创新,朝着高技能人才的方向发展。目前工作室里的10多个人都是高级工以上职称。
“以现代职业教育的大改革大发展,加快培养国家发展急需的各类技术技能人才,让更多青年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让三百六十行人才荟萃、繁星璀璨。”两会期间,作为人大代表的姚武江在现场聆听到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段话时感到十分振奋。
长期以来,他一直关注高技能人才培养问题,今年两会,他还从提高煤炭企业稀缺性高技能人才薪资待遇、打通高技能人才与管理人才之间的双向通道等角度提出了相关建议。
“所以在听到政府工作报告大篇幅提到这部分内容时我内心十分激动。这对于我们基层代表、基层技术人员是最大的支持。”姚武江说,等两会结束后,他要把在会上听到的、学到的、看到的带回去,“带到我们基层去、带到我们工人身边去,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激励大家更努力地工作,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价值,进一步为矿区、为国家建设而不断努力。”(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叶婉莹)